我是谁?
我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工作快10年了,我一直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下一个突破口。想来想去,我觉得“教练”(coaching),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探索方向。
宏韬,福建福州人。我介绍我的名字时,总爱说,“宏伟的韬略”。这是我爸爸给我的祝福,希望我是一个有远大计划的人。
我高考失利,没能去到理想的大学。有3个月时间,整个世界都灰了。后来,我痛定思痛,初入大学,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,10年后,我要去北美的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。我写了一个10年计划,存下来,后来就再也没有看了。7年后,我实现了这个梦想。
我人生的转折点很多,有好的,也有坏的。
2017年,独自一人,去夏威夷旅行,没有计划。
我凌晨跟流浪汉一起睡大街,晚上去四季酒店点最贵的海鲜;我和一个得了羊癫疯的德国人3次相遇,从害怕到成为朋友;我拍了一个有30万访问量的短视频,阴差阳错,有了手机被关注和点赞刷爆的经验;我还遇到了岛上最富有的农场主,听他跟我讲他人生的奥秘 ...
正是这份和“宏韬”不同的经历,塑造了我。
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“Have faith” (去相信)。不单单是对造物主的敬畏,也是对我们内心的声音的相信。我们的内心,可能先于我们知道,我们真正的使命。我们要做的,是去相信。
2022:人生教练初心
我对“教练”的定义,是 “陪伴对方,回归真我,用喜乐和勇气,去敬天爱人”。
之所以选择“教练”,也是因为“宏韬”。我希望能看得再远一点:想象我七十岁的时候,我想要的人生是如何,然后反观现在,看如何前行。
我的人生使命,是去“经历丰盛,传承恩典” (experience life abundantly, and create a legacy for myself and others)。“人生教练”,是反复跳入我内心的词,也是符合我的人生使命的一个愿景。
你也许看出来了,选择“人生教练”,更多是倾听内心的结果。倘若一定要去理性解释,也有不少考量:
1)我的兴趣
公司里面,我发现自己是一个“导师”驱动的人,最喜乐的时刻,是跟一个一个公司里的“导师”聊天,不论是比我年⻓10岁20岁的前辈,还是比我小7-8岁的朋友。我发现,跟他们聊天的时候,我不但学到了工作甚至人生的道理,也常常能启发到他们。
比如,我就曾经给自己一个计划,把硅谷的一个大厂的10个副总裁,一个一个聊过去,问他们“有没有什么经验,让他们把绝境翻转,变成顺境”。
在分享的过程中,我不单听,我也说。我跟一个副总裁聊自己如何去直面恐惧, 踩炭火的经历。我说,这让我明白了,心智很重要。他连连赞同,说 “Yes, yes, it is all about mindset”。结束后,他说,“多跟我来约会议,我很喜欢,因为我也学到很多”。
另一方面,我也喜欢跟有趣的人交流。
多年前,我曾一度迷上了Airbnb。我会专⻔去选择一些有趣的Airbnb的房子,因为知道主人一定是有趣的人。有一次,我选择了一个把吊床设计得超华丽的房子。第二天早晨,为了找机会交流,我厚着脸皮下楼,看到主人在做早饭,我就问她是否能给我也做一份。后来,我们就聊起了她挂满家里的艺术作品。
她后来说 “You have a childish curiosity”。
这句话,一直鼓励着我。
"Respect others, willing to know others, see others’ advantage." 这是我大学时,反复在脑海里默念的为人处事的原则。我不知道从哪本书读到的,就一直默念着。她的鼓励让我意识到,这份处事的原则,已流淌在我的血液里。
要成为一个“教练”,先要对不同的人,从内心深处,有尊重,有兴趣。
而这份对生命的好奇,也是我成为教练的原动力之一。
2)我的优势
硅谷8年,无论是开会,上课,还是和导师对话,我总会把我手写的笔记,整理成文字档。有时候开会30分钟,我要花同样的时间,甚至更⻓的时间,去整理笔记。后来,我发现,无论手记多粗糙,我总能整理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文字。甚至有时候,能挖掘得比讲的人更深。记笔记,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,以及进一步总结升华的能力。
另一方面,我的导师和朋友也认为,我是有亲和力的人。我的MBTI人格测试类型,是ENFJ。是一个对人的感受极其敏锐,并且能够看到深层次内核的人格类型。我有潜能,透过和人的交流,更好地听到一个人背后的感受、需求和价值观。
最好的倾听,是成为一片平静的湖水,让对方,可以透过我们,看到自己。
我期待,能用好这个天赋,去成为湖水,陪伴对方看到更好的自己。
3)对领导力的投资
在公司里,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,往往是人的问题。至少有两次,是因为我在“人”上的重大失误,让我在职场上,受到了很大的打击。在带团队上,我跟组员的对话,也常常缺少章法。更多是在给答案,而不是提问题。更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,给予支持。
直到有一次,我参加了托尼 · 罗宾斯 (Tony Robbins) 的旗舰课程“Date with Density”。我学会了,如何通过一个问题,来了解一个人的需求和价值观,从而陪伴对方,找到突破自己的可能。
于是,我把它用在我和组员的对话上。在30分钟里,我了解了组员内心的需求,并一起找到了突破的方法,连组员也连连赞叹,说被启发。
这让我明白了,心中要有一个地图,才能够通过提问给予指引。我参加过很多领导力课程,给我影响最深的,是这样一句话:
“最高的领导力,是提问的艺术”。
我想,我需要培养这个技能。而培养提问的能力,就需要系统性地学习。教练,就是提问的系统性训练。
虽然这些年在做义工上,我的领导力有了很大的提升,也反哺到了工作甚至生活中。
但我遇到了成⻓的瓶颈。
突破停滞期,需要新的声音和新的尝试。这很值得,因为领导力的提升,所带来的影响力,是方方面面的,更是复利式的。
我曾花5年时间从0到1把一个公益的组织搭建起来,为国内农村孩子带去60万美金的善款,以及60个义工队350所学校的远程视频支持。我很喜欢这个氛围。
4)自我探索
前面提到,这些年来,帮助我很大的心智,是“相信自己的内心”。它让我有勇气,去尝试”自己不习惯做的事“。我发现,每一次,我倾听内心的声音,走出自己的圈层后,总能够有很多新的启发。
也因此,2022年7月份,我加入到自己的一个小伙伴,她创办的"内容力训练营"里面。她很有勇气,在积累了两年以后,全职出来,做社群,做自媒体,并找到了自己的主题 - “内容力”培训。
我在加入到她的社群的时候,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人,他们在职场外,寻找着自己的热情。这也促使我去思考,我的下一站是哪。
也许我一直会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,工作着。不过我想,我应该有一个B计划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尝试。
我希望借着新的领域的尝试,去认识我自己。
5)内心的良药
记得北美谷歌的华裔副总裁Megan Pi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:
“每个人,都需要找到一个自己内心的良药”。
有了良药,当你在职场上遇到挑战的时候,你总能在上面找到治愈。对于她,她的良药,是帮助国内的教育,做公益。我也在寻找自己内心的良药。随着年龄的增⻓,慢慢发现,自己在外界上探索得更多,在内心探寻得少了。
写作,使我安宁。既然写,就让价值再多一点,去分享。既然写,就去找到一个领域,去沉淀。
与人对话,使我喜乐。既然对话,为什么不让对话的价值更大一点,去陪伴对方看到真我,看到自己更大的可能性呢?
我想把自己学到的“教练”的能力、喜悦瞬间、摸索的过程,记录下来。如果一个远方的人,看到某篇文章,有一点点共鸣,我也很开心。
宏韬,2022年8月,于硅谷
2023年10月批注
2023年,我完成了我的本体论教练的系统性学习,通过250+小时的人生教练培训,100+小时的给20+个客户的人生教练,以及70+小时的自己被教练的过程,我的很多心境已经有了更深的蜕变,但我仍觉得初心不变,所以除了clarification,不做太大修改,放在此处。
如果我所分享的,有任何和你有共鸣的,欢迎链接,不管是教练对话,还是简短的一封邮件。也欢迎来我朋友圈做客(wechat: loofnoside).
2024年7月批注
2024年1月份,我拿到了国际教练联合会 (ICF) 的Associate Certified Coach资格认证,同时,通过了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笔试和口试,教练水平达到准专业级。
从2023年10月起,我开始像齐白石40岁那样五出五归,花了将近一年时间,和6位大师级教练 (Master Certified Coach) 进行深度的合作(coaching, mentor, training, supervision),第一手经历,体验了家乡外的大师们的精神和活法。
我的生命也在展开,我对生命的认知,也有了全新的体会。感受到了向死而生,感受到了surrender后的绽放,感受到了doing coaching versus being coach的不同。
初心上,我更深刻体验到“教练”的祝福,我才发现,不只是我在支持别人,是无数生命,在支持我。我们彼此陪伴的过程中,我能透过你生命的厚度,去活一遍你的人生,见证你的蜕变。无比喜悦,无比感恩。